风车,凤仙花与酸梅冰棍

2022/5/9 来源:不详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01

我家的果园四五丈长,也没有几种果树,满目是碧绿的菜畦和零星的野花。但院子正中种了四五棵黄皮果树,每到成熟季节,累累的果实挂满了枝头。这些外表金黄,皮薄而多汁的果子每季能装满好几个竹筐。“这一筐是给你叔公的,”“这一筐是给你大姨的,”“给表哥也捎上两袋吧!”大人们一边数着成串的果子一边这么念着。这时候,小院俨然有果园的模样了,所以我就叫它小果园。黄皮果

02

地里的菜都是自家吃的,不拿去卖。厨房里炒螺了,便先用油热了锅,转身到墙角下的薄荷丛里摘上一把带雨水的,在石板上洗净了丢到锅里。蕹菜不耐寒,只有天热的时候才有口福吃。去地里采最嫩的蕹菜叶,下油锅用大火炒,味道比集市上四五点卖的都鲜美。新摘下来的菜就在园子里洗。园中间有一个压水井,从井口往下看,狭小的井底黑洞洞的,一丝光亮也没有。很快我便发现,无论大人们何时去摇那根长的柄,都会有冰凉的井水喷涌而出。我终于忍不住发问了,“奶奶!这些水有多少?”“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水从那里来?”“从地下来。”“地下的水从那里来?”“从天上来。”可我还是不大明白这源源不断的水的来历,只觉得好玩,时不时要走过去使出全身力气摇一下,盯着清泉汩汩流出。

03

这个园子不种花,但总有零星的野花开。长在墙根下的酸浆草是孩子们最爱的。这草模样可爱,有心形叶子夹杂粉色花朵,用手刨开了泥土就可以看到萝卜一样晶莹剔透的根。洗净了吃,味道清甜可口。我们拿它来比赛,谁掏到了一个大的,定要高喊着炫耀。酸浆草是不珍贵的,淘来了不吃便丢在田里,余下细长的叶用来打斗游戏。还有几种能吃的果子。我们每天沿着长长的田埂上学放学,路上寂寞无聊,总要沿途顺手摘点什么边走边吃。红彤彤的是野树莓,不常见到。若是远远地看见草丛间红了,我们就会冲上去抢。紫黑色带白花的小果不知什么名目,也毫不吝惜地大把摘下来,放进嘴里。长大后我才知道,这种爬满了栅栏的浆果名叫火炭母,有微毒。幸好,不曾听说有人吃了中毒。园子里都是些叫不上姓名的野花。那些喊得上名的,只开在屋子二楼低矮的阳台上,被奶奶精心地养在盆里。那些高矮胖瘦的陶土盘里,大概种着蜀葵,石竹和风仙。一齐开花的时候,远远看去,阳台上蓝的紫的挤成一片,很热闹。但是记忆里,我不曾遇上几次开花,也不大关心那草的长势。奶奶用绿色的长嘴水壶浇花,我也闹着要浇花。奶奶用小铲子给花松土,我也闹着要松土。我唯独关心红颜色的凤仙花,因为我和我的姊妹们都盼着用它的花汁来染指甲。凤仙花

04

小院中间有一颗高大的松树,也称得上果树吧。但我们不摘它的果,所以它不想结果,就不结果。这棵树郁郁葱葱的,一年四季都没什么变化,底下围了一圈低矮的灌木。我不知道它们叫什么,但看茂密的叶间缀满了四个角儿的白色小花,就喊它“满天星”。这棵树总没什么变化,可时间却在树梢间飞快地流逝了。山里的夏日炎热而漫长。村口的黄狗不吠了,趴在阴影里喘气。枝头的三两只鸟儿也不闹了,只有林间的蝉鸣一阵高过一阵。当松树影斜斜地映在廊下时,小小的我坐在那影子里,看爷爷为我将白纸折成一只又一只的风车。我会高举着那些转动的小风车,在院子里跑上好几圈。我的夏天除了小风车,还有冰棍。天气再热些,奶奶就会把酸梅的汁小心地灌进方格里。每个方格搁一根竹签,冰冻好后就是我夏天最爱的零食。这种酸甜可口的冰棍是按需分配的,我和爷爷每天一人一只,不能多领,否则一定会遭奶奶责备。

05

天气冷了,草木衰败,园子就寂寞了很多。但也有热闹的时候,就是过年人们都回来的时候。爷爷病重之后,回来的人更多了。放在酱油碟里最大的鸡腿照例是留给我的,塞在兜里的红包和人们口中的吉祥话也更多了,但我只感到更加寂寞。因为爷爷不再走出房间。他那大的吸氧的罐子不便移动,而大人们也不许我在楼上四处乱跑。我喜欢缠着爷爷,可他渐渐无法陪我,连走到厅堂里考我拼音都不能了。有一年,大伯想出让大家在园子里投壶的游戏来,我终于高兴了。松树下多了几个玩具,红包,酒瓶。红的绿的电线,被剪开缠成圈儿,就可以抛了。于是,屋内打牌的,屋外嬉闹的,都热火朝天,这屋檐底下从未这么热闹过。夜幕降临,门上的符都贴好了,热气腾腾的汤撤下,换茶果端上来。屋内觥筹交错,屋外烟火接连升空,传来阵阵巨响。满天星光,满屋月亮,此时竟不如那些烟火亮堂。农村不管白天黑夜,照例是要放炮的。叔叔伯伯们大喊一声,“点炮仗喽!”我便赶紧捂着耳朵躲在门窗后面,看地上彩色的花火跳跃。年就这样过去。

06

爷爷去世后,我们搬离了那座房子。小果园还在,野花野草一年似一年茂盛。黄皮果不问人的来去,仍一年接一年地长,装满一筐又一筐。但我长大了,不再爱吃黄皮果,嫌它味道酸涩。大人们也不见了,都分散到各处去闯荡。房子的墙体开始斑驳,风里雨里,也就那么年复一年地站着,慢慢老去。果树仍默默结它的果,不论是否等到人们归来品尝。

end

这篇散文的写法参照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和萧红的《呼兰河传》,后者对我影响很大。看过书的朋友应该也察觉到了,我就不多说啦。

关于文章写好后要不要发出来让大家看,这个问题我其实纠结了半年。昨晚这篇文写好后发给了两位好友,对方看完委婉地告诉我,这样的文章在今天没什么人看得下去。

“读的时候一直期待下一段能有那种注入极深感情之笔。大概就是要有这样的反差吧。”

我承认,没有起承转合和强烈情感的故事,在今天很难吸引读者。可是很无奈,我是这样的人。大概是校园这个温室保护着我诗意的理想,让我还有一种格格不入的缓慢。未来也会有一天,我忙到再也写不出散文,读不下散文了吧......果真如此,我抢救诗意的工作更应该提上日程。

从来没有过读者的我,第一次想拥有读者了。之后也会陆续更新一些文章,期待你的阅读。

用缓慢回应现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