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郡的郡守得罪了玉帝,玉帝为何要惩罚整

2025/1/7 来源:不详

西游记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视连续剧,每年到了暑期,各大电视台都会竞相播放,让很多喜欢这部剧的小伙伴们大饱眼福。这其中也包括我,小编从小就非常喜欢西游记,对这部剧可以说百看不厌,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重复的观看,都会对其中的剧情有一个新的理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受。

在西游记续集中,有一集讲的是唐僧师徒路过凤仙郡的故事。凤仙郡的郡守因为打翻了玉皇大帝的祭品,被玉帝忌恨,导致整个凤仙郡多年没有降雨,老百姓的田地颗粒无收,生活非常困苦。看到这里,问题就来了,既然是郡守得罪了玉帝,玉帝为何要降罪于整个凤仙郡的百姓呢,老百姓招谁惹谁了?

显然在整个故事中,老百姓是最无辜的,玉帝作为天庭的主宰,惩治一个小小的郡守自然会有一千种办法,他可以改变郡守的命运让他穷困潦倒,也可以让他一辈子多灾多难,如果还不能消气,还可以让阎王直接收了他。这些都行,可我们看到的却是,郡守的生活水准丝毫没有变化,依然是锦衣玉食,相反老百姓却因天不下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

都说小说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西游记正是如此,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一个明朝人,大体生活在弘治和嘉靖年间。这部西游记很多情节都反应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明朝时期有这样一个故事,基本上和凤仙郡的事例如出一辙。

嘉靖年间,有一个县令,他勤政廉洁,爱民如子,只是由于过于耿直,得罪了他的上司。上司当然非常愤怒,但县令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又不能随意罢免,怎么办呢?他想了一招,提高此县百姓的赋税,当地百姓到临县或其他地方,也要加收非常高的过路费。

百姓们不明其中的缘由,久而久之就会迁怒于自己的顶头上司,到了朝廷考评的时候,这位县令就因口碑很差,基本就不会得到升迁了,这对一个官员的打击无疑是很大的。西游记中也是如此,郡守的生活条件虽没发生改变,但他每天都在想办法求雨,为此寝食难安,一个爱民的官员看到百姓受苦,心中的滋味固然不会好受,这也许就是玉帝要达到的目的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