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你只看了个热闹

2023/3/16 来源:不详

白癜风初期 http://m.39.net/pf/a_4577569.html

读《金瓶梅》这本奇书各人感悟不同,读出慈悲心菩萨也,读出畏惧心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经筛选较比,选读这本田小菲的《秋水堂论金瓶梅》。

存于世的原著有两个版本,词话版本和绣像版本,这本书是对两个版本的对比。两版本对比内容从结构、背景、人物、故事、审美、哲学,甚至食物、器具、服饰、诗歌、方言等等。

本书借鉴原著朝代的很多作品,来呈现原著背景,明朝到近代各作家学者的客观评论,结合当代观点与历史观点详情度理。

两版本细节之中有神在,精确到一个字取舍的效果对比,让读者茅塞顿开般清明。人物言谈举止细节里,窥探分析人性。

网友评论本书:“本书一回一回的,像把绣像翻过来给你看针脚,那么细腻整洁,你只看绣像只看了个热闹,看背面才不辜负密密麻麻一针一脚的针线,”

“这部书,就像挂满灯谜的画廊,辉煌如火,田小菲像带着我们一步一步地走,一谜一谜的拆,灯谜拆完,走到尽头,回头一望,灯已经灭了,一片漆黑。”

作者有言“爱读《金瓶梅》,不是因为作者给我们看到人生的黑暗——要想看人生的黑暗,生活就是了,何必读小说呢——而是为了被包容进作者的慈悲。慈悲不是怜悯:怜悯来自优越感,慈悲是看到了书中人物的人性,由此产生的广大的同情。”

作者认为绣像本比词话本简洁得多。词话本中叙述者的插入,尤其是以“看官听说”为开头的道德说教,绣像本中往往没有,只凭借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让读者自去回味。

作者是从平视人性的角度,论原著。就像天天在西门府的大堂、厢房,或者跟随西门庆、潘金莲等人物的一个看者,与书中人物一起经历、观看体会,甚至去和人物附体感受,人物的悲喜怒骂,心理的酸情愁绪,而不是站在道德高处俯视,或者跟节奏的片面妄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评价一部作品,应是正面、侧面、历代、近代、社会、经济、文学价值等视角评,哪里单一个“Y”“黄”就可下论。

田小菲以慈悲心,紧贴原著朝代的世情,用谦逊客观细腻的笔墨论《金瓶梅》。她作为现代独立女性,女性角度的解读偏多,有文化精英审美,人物喜好分明。

原著作者的叙事和结构,用映衬和对照,显现突出人物。比如写J女李桂姐,便一定前有一个吴银儿、后有一个郑爱月与她相映成趣。玉楼的好,须在金莲映衬下才能充分显示,如果这世界只有玉楼,没有金莲这样的人物,就会少了很多戏剧、很多故事。

作者田小菲仅是书中两句对话,对人物性格的精准剖析。读者阅读本书,就不仅仅是经典文学的鉴赏,而是透过作者的睿智学会识别人性。

“在那个炎热的夏夜,春梅对金莲说:“娘不知,今日是头伏,你不要些凤仙花染指甲?我替你寻些来。”金莲问她:“你哪里寻去?”春梅道:“我直往那边大院子里才有。娘叫秋菊寻下杵臼,捣下蒜。””

金莲与春梅的不同:金莲不知今日是头伏,也不知哪里能找到凤仙花。金莲生活中的一切,都围绕着男人,都必须和男人互相生发才显出她活泼泼的美与生命;而春梅,凤仙花在那里,可见她留意已久。

书里有过多少次她掐花、簪花、赠花。她眼里看到花光春色,不只看到男人。有生活情绪且与取媚男人不相干,精神上独立自足。西门庆虽死,日子对春梅来说,并不模糊。

田小菲对两种版本,文笔细节的处理,读者能学到经典胜在哪里。绣像本里“西门庆拿出五两银子,桂姐连忙起身谢了。先令丫环收去,方才下席来唱。”简洁含蓄,比起词话本“那桂姐连忙起身相谢了,方才一面令丫环收下了,一面放下一张小桌儿,请桂姐下席来唱”之啰唆,实有天渊之别。

“先”字有味,所谓春秋笔法便是。在这里两个版本窥见一斑,绣像本简练含蓄,文字越少越显含蓄高级。

真正大作家作品是有留白,留有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原著里有一段写王婆“且看她“慌忙躲在人家屋檐下,用手帕裹着头,把衣服都淋湿了。等了一歇,那雨脚慢了些,大步云飞来家。”

田小菲评价此段是,这最后的一句话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完全是诗的语言,更是律诗里面的对偶句:试看这句话里面,有云,有雨,有雨之脚,有王婆之步子,雨脚慢而王婆之步子大,写得何等优美而灵动哉。”

而邪恶无耻如王婆,居然也被写得如此富有诗意,我们一方面从道德层面厌恶王婆的狠D奸诈贪婪,一方面却又不得不从美学的层面赞叹这个人物的优美动人。

王婆写其避雨、湿衣,不知怎的这个人物便一下子很有人情味儿,这是因为作者把她也作为人来对待,不是像黑白分明的宣传性作品中刻画的妖M鬼怪或者卡通人物那样单薄虚假。这是《金瓶梅》一书格外令人心回的地方。

述(最多18字原著的

原著作者的写作手法,情节人物塑造的张力,透过田小菲的评论,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俯瞰山峦风景,在高倍望远镜下或远或近,领略经典文学之精华,犹如一次高品质的旅行,心脑认知的一次洗涤。

这本书值得我们多读几遍,这次算是粗读,以后每次精读,精读目标不同,读书中映衬对照写法,读文笔细节处理,读书中诗词,赏书中服饰,品书中美食,穿越体验一把明朝百姓日常......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