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赛巧过七夕
2023/5/7 来源:不详昨日,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七夕乞巧巧惠京城”主题文化活动,市民在体验乞巧民俗“穿针引线”。本版摄影/新京报实习生陈婉婷
民间编织艺人在展示手工艺品及制作技艺。
一市民带着孩子“投针验巧”体验“赛巧”。
呼家楼邮政支局为民众提供七夕特别服务。
一市民在“凤仙花染指甲”体验区将指甲染成了红色。
时间:年8月17日
地点:北京民俗博物馆
事件:“七夕乞巧巧惠京城”主题文化活动
昨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上午9点刚过,绿树掩映的北京民俗博物馆内已经人头攒动。
应景的节俗场景布置,趣味的手工斗巧竞技……正在举办的“七夕乞巧巧惠京城”主题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往。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汉代,又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合起来,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活动负责人告诉记者,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通过“赛巧”,比拼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赛出“巧女”。
在现场体验区,穿针引线、摆乞巧图、投针验巧,这些由古代乞巧民俗演变而来的体验项目,带领大家穿越回古代,体味七夕节传统民俗文化。
一根线上穿七根针,将针放在水面而不落入水底,把彩色积木拼成指定形状……市民王女士饶有兴致地挨个体验了一把。短短几分钟,她“火速”完成了穿针引线的任务,七根针整齐地穿在了一根线上,引得大家赞叹连连。
活动现场的凤仙花染指甲体验区,吸引了不少爱美女性尝试。活动负责人介绍说,古代的妇女,每到七月七日那天晚上,总要聚集在一起,用她们自制的染料,将十个指甲染得通红,寓意今后多子多福、孩子像凤仙花一般积极顽强。
凤仙花花瓣捣碎,加入食盐,以绿叶包起敷在指甲表面,再以红线缠绕固定,静待半个小时后,指甲就会被凤仙花汁染成红色。市民王小姐亲身体验后颇有感触,“以前都把七夕节当情人节过的,现在才知道还有这么多内涵和传统民俗。”
昨日,北京民俗博物馆内的月老殿也对外开放,殿内准备红线供游客佩戴。不少游客在月老面前请上一根象征爱情和姻缘的“红线”,祈求生活幸福美满。
新京报记者许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