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全国仅剩两位老人会
2024/8/3 来源:不详每一个朝代女子都会有不同的装扮,在发饰上面也会有所不同。像唐代有步摇,宋代有金钗,制作它们的工艺也大有不同。像在清朝时期达到巅峰的就是点翠工艺了,点翠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在汉朝的时候它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工艺能够让金银饰物更加的美观。而且只要使用的过程中注意保护,是能够使用很久的。
而在清朝时期妃嫔们当然不止这种方式,还有一种她们经常佩戴的通草花工艺也是比较复杂的。在当时,不管是皇后还是公主都喜欢佩戴这种,就好比是她们那个时代的时尚。皇宫里流行起来的,传到民间之后人们也开始模仿,于是喜欢通草花的也就包括了寻常百姓。不过通草花并非是清朝才有的,宋朝苏轼的《四花相似说》里记载了:荼蘼花似通草花,桃花似蜡花,海棠花似绢花,罂粟花似纸花。”
后世的郭沫若文里还能看见妇女佩戴通草花的《四花相似说》记载,其实通草花最早的时候源于五代十国。有史料记载,通脱木,在山侧生长,清白可爱,女性会用它来当作是饰物。通脱木正是通草花使用的材料,通脱木在中国陕西、广西、云南、四川等地都有分布。它的茎髓大,质地轻软,颜色洁白,还有人称呼它为通草。
如果是使用,通草花可以当作是中药,有清凉散热的功效。还可以食用,是做夏季凉茶很好的原料,而它还可以做成人工花,就是前面说过的通草花。制作方法是先把通草的内茎趁着还有水分的时候取出来,截成一段一段的。清理干净之后晒干,切成纸片一样的形状。纹理细软洁白,有很强的可塑性。
民间艺人加工好的通草花,质地十分柔和,色调还偏向秀雅,做出来的效果就跟真花十分相似。在《扬州画舫录》里有记载,清朝乾隆的时候很多人戴,但到了民国之后就开始逐渐衰落了。可以制作的通草花种类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凤仙花还有杨柳之类的。年的时候,通草花艺人钱宏才开创了通草花另一种用途,那就是盆景,这样下来即使人们不佩戴,通草花也有了发展。
在后来的时间里,通草花的种类都有不断加强,多了十几种花型。年的时候,倪俊生、杨致祥、钱宏才一起设计制作了绒、绢、通草结合起来的作品,被送去了莫斯科展出。人民大会堂落成的时候,他们设计制作的通草花被送了进去摆放。然而,通草花的前景依然不是很好。
十年混乱的时候一度被叫停,后来恢复之后也没有回到之前的状态。到了现代,学习通草花制作技术的人更是少了,钱宏才、戴春富两位是其中精通的,但无奈的是没有接手的人。人们不愿意学习其实还是因为工艺过程太过复杂,操作的难度比较高,学习过程也会很长时间。现在,钱宏才已经去世,而戴春富也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将来,通草花的路如何也没有人知道,或许它会面临失传。
参考资料:《扬州画舫录》、《四花相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