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煎饼心中思念凤仙山里的娘
2024/12/20 来源:不详手里煎饼心中娘
秋枫
每当我们
看到炊烟升起的村庄
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
每当手里拿起当今好吃的五谷杂粮煎饼
总会想起凤仙山上早已埋进土里的我娘
有人说,我们凤仙山里的煎饼
书写着曾经的苦难生活,
也映照着凤仙山的女性
伟大的母爱
勤劳的光芒
在那个贫穷的时代里
凤仙山上的孩子
能长大成人快乐阳光
就是因为我们
有着疼我们、爱我们、护我们
能为我们舍命摊煎饼
含辛茹苦让我们活下去的娘
小时候
每次摊煎饼的头天晚上
娘先把小点的我们哄上床
院子里就响起娘与大姐推磨的声响
呜呜的声音久久不停
一圈又一圈
一趟又一趟
直到我们听着、听着渐渐进入梦乡……
有一回
被惊醒的我透过窗户
看到娘与大姐弯腰推磨借着月光
大姐用长勺把粮食倒进中间的磨眼里
石磨周围流淌着生命的保障
寒冷的院子里
早已落了一层晶莹的霜……
天蒙蒙亮的时候
娘与大姐就开始烧火摊煎饼。
那时候
烧的是我们放学后从树林里串起来的树叶子
姐姐用肩膀从山里背回家的枯草
还有我们自留地里的干麦秧
浓烟弥漫在亲亲的院子里与低矮的泥巴房……
在烟熏火燎里
我娘任凭汗水流淌、流淌、再流淌……
默默地、默默地从鏊子上
揭下煎饼
一张又一张……
儿时的记忆袅袅的炊烟
经常缠绕我的梦
纠疼我的心
扯断我的肠
那时的煎饼
粗糙又硬僵
有时候为了节约家里仅有的粮食
无奈地参合着树叶子、地瓜秧……
那时候做梦都想吃白白的馒头,
还有那碗中的面条又白、又亮、又滑、又长
但是我们
只要围在娘的身旁
即使吃着硬硬的煎饼
有时候还疙疙瘩瘩
也吃得那么甜、那么幸福、那么的香
有人说
有烟火的地方
才有温暖的村庄
有娘才会有家的模样
在那个贫穷难熬的时代
是娘的勤劳
让寒冷的生活热气腾腾、温暖阳光
是娘的煎饼
让苦难的岁月充满无尽的欢乐和奋斗的希望
那时去外地上学离开家乡
娘为我摊上一周十二斤的煎饼
把我送到门口的路上
娘站在那里
呆呆地看着我背着煎饼走向远方
年少的我很少回头张望
但背着温暖的煎饼
觉得娘就在我的身旁
那时娘看着我一个人向前走
娘说她的心像被揪去了一样……
曾记得多少回
我们宿舍深更半夜
轻轻传来嘤嘤啼哭
知道遇到难事定会想娘
借着微弱的星光
看着窗户上那一大包袱煎饼
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脸庞
有时候喧闹的宿舍
没有了一点儿声响
我知道同学们可能也和我一样
在想自己的亲娘……
日子像河水一样流淌
吃着娘摊的煎饼
带着娘的期望
我们一天天成长茁壮
有的肩负责任去很遥远的地方戍守边疆
但无论在天涯、在海角
总会有煎饼寄到我们手上
因为我们在什么地方
娘的牵挂就到什么地方
她依然担心自己的孩子
没有煎饼可能吃不饱睡不香……
凤仙山的煎饼啊
有粮食的芳香也有游子乡愁的忧伤
更有母亲山高水长的念想
凤仙山的儿女啊
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人生是否辉煌
手里拿起煎饼心中怎能不想起自己的娘
岁月像河水一样流淌
往日冒着炊烟的村庄
已在岁月里变了模样
那漆黑的鏊子那曾经打过我们的烧火棍
都已经不知去向
多少人的娘亲在衣食无忧的今天
已经去了无法返程的天堂
她们不再为女儿忙碌不再为家人吃不饱彷徨
快到纪念娘的日子了
唯愿天上的娘亲安详
娘啊您可知道
现今的凤仙山早已不是穷乡僻壤
咱家的门前硬化了宽敞的大马路
直通山顶铮亮铮亮
山里弯弯的柏油路槐花飘香
煎饼也走向了现代化多样化
我思念的娘啊
我再也听不到您推磨时发出的美妙韵律
只能祈盼在梦里与您对望
而今我们每次回老家
我们还是像从前那样
捧着买来的煎饼坐在桌旁
用有限的牙齿
品尝着餐桌上的食品各式各样
但煎饼总是被我们情有独钟的捧在手上
这绝不仅仅是因为饮食的习惯
更不是我们想做出矫情的模样
因为在我们心里
煎饼才最有营养
因为在我们心里
煎饼给我们力量
因为在我们心里
手拿煎饼围在桌旁
才是一家人的景象
因为因为
因为每当捧起煎饼我们也想起了娘……
祝愿天上的地上的娘
安详!安康!
备注:这篇文章年曾经刊登于我院“职工文苑”副刊,快到纪念娘的日子,每每吃起现代化的、多维好吃的家乡高级煎饼,就会想起当年受苦受难拉扯我们长大的娘,已经埋进凤仙山土里近十年的娘。手捧煎饼思家乡,父母辛苦劳作忙。转眼自己已迟暮,珍惜岁月好时光。努力奋斗不忘本,尽责尽职不负娘。国富家兴新时代,一年更比一年强。今日含着眼泪、忍着心疼,重新整理发送壹点,.3.12日晚。
壹点号秋枫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