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工擅写生辣拙朴诸乐三花鸟画作品赏析
2023/2/27 来源:不详诸乐三(—),原名文萱,字乐三,号希斋,别署南屿山人等,浙江安吉鹤溪村人。著名国画家,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诸乐三从小由父亲诸献庄先生启蒙,14岁就能赋诗作字,常为乡邻书写楹联匾额。19岁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医,得名医丁甘仁器重。同年又师从吴昌硕学艺。年,应刘海粟之邀,先后于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昌明艺专、中华艺术大学执教;教学之余,时向朱彊邨、诸宗元、冯君木等前辈请益,诗文造诣日益精进。
他与仲兄诸闻韵,及姜丹书、朱屺瞻、潘天寿、张书旂、吴茀之、张振铎等组织“白社”,研究画艺。年,作品入选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现代名人画展”。年,《希斋印存》出版。翌年,日军攻陷上海,赴湖南沅陵,任教于国立艺专。抗战胜利后,先在浙江省立湖州师范学校任教,又重返上海美专执教。后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主讲花鸟画、书法、篆刻、画论及诗词题跋等课。有《诸乐三先生画集》《希斋题画诗选》《希斋诗抄》等书出版。新中国成立后,诸乐三任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晚年并被举为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西泠书画院副院长。
他坚持继承发扬民族文化,20世纪50年代与潘天寿、吴茀之等为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重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学校与社会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晚年还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代中国花鸟画专业研究生。60年代初,筹建美院书法篆刻专业,又率先培养了我国第一代书法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诸乐三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凡六十载,春华秋实,桃李遍布海内外,为振兴中华发扬传统绘画殚精竭虑,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诸乐三作为艺术大师吴昌硕书画篆刻艺术的重要传人,也是当代浙派花鸟画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熔诗书画印于一炉,造诣深邃,用笔苍劲雄浑,生辣拙朴,墨气淋漓,色彩古艳,饶有金石味,擅长写意花鸟,并工山水,在继承基础上锐意创新,自成面目。其诗书画印均有很高的成就,在海内外影响巨大。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菊黄蟹肥是时序,也是国画家喜爱的画材。这幅《菊蟹》图,菊花饱满,菊叶滋润,湖蟹尤为传神,蟹壳有凸凹的意味,蟹螯上有细绒毛的感觉。
诸乐三的花鸟画,能工擅写,除了师法吴昌硕,还受恽南田、任伯年的影响。这幅画中的凤仙花采用没骨画法,花叶画得细腻,草虫也以工笔画出。
诸乐三长期居住在西湖边清波门外,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最熟悉不过,门外白莲,画来自然得心应手。这幅画笔致雄放沉着,荷叶墨色富有变化。
“梅溪春正酣,花枝着疏雨。咏花得赏音,誓结同心侣。”这是诸乐三为纪念与夫人何荣萱五十年金婚所作。梅枝苍劲,临溪盛开,不避风雨。溪水中略加小草,破除了从梅花根部到下探枝干末梢的水平线,可见画家的收拾功夫。
篆刻有吉语印,花鸟画家同样有寓意吉祥的画。这幅画中的百合与柿子,就寓意“百事如意”。尽管都是球状的物体,诸乐三在大小、色彩、欹正、聚散等方面都做了变化的布局。
这幅题有陆游诗“猬刺坼蓬新栗熟,鹅雏弄色冻醅浓”的栗子图,画法有点如同虚谷画松鼠。诸乐三不光是受吴昌硕的影响,同时也注意吸收任伯年、虚谷的画风,博采众长,又因其长期在美院教学,他的画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
这幅线描加色彩的写生,画的是以前很少入画的蚕豆花,可以说是绘画题材的开拓,同时也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社会形势。这一时期,上海篆刻家已经在刻《养猪印谱》,画家或许也应时而心有所动。
殷代甲骨文中不仅有“桑”“丝”“帛”等字,而且还有和蚕丝生产有关的卜辞,可见我国蚕桑生产历史的悠久。蚕,最初是自然生长在桑树上,以吃桑叶为主,所以也叫桑蚕。诸乐三此画,还原了桑蚕未被饲养之前的状况。
“三冬此味是家常,写到琼芽忆故乡。”诸乐三出生于毛竹之乡安吉,对冬笋、冬菇、冬梅之“三冬”自是情有独钟,笔墨之间,反映了画家对家乡的思念。
花鸟小品,大多以团块出现。诸乐三这幅画豆荚草虫,却画得松脆散逸,如同散文,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凭借竹篱笆的穿针引线,横横竖竖几根线条,使得画面紧凑而富有韵律。
在中国画里,墨,并不只是单一的黑色,调节墨色与水的关系,可以有浓淡干湿的不同色度变化。诸乐三用水墨作凤仙花,墨色变化丰富,这也是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谓的“运墨而五色具”之内涵所在。
芙蓉,秋间盛开,蔚若锦绣。诸乐三此画中,三朵盛开的花朵各有向背,各尽其态,上面那朵仅画了半朵,使画面具有一种张力,而且三朵花呈不等边三角形,这就是黄宾虹所说的“齐而不齐三角觚”之意。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且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苏东坡就曾在“山寺月中寻桂子”,画家肯定也在杭州感受到了桂花的馥郁。此画构图饱满,花叶之间飘逸出一缕清香。
《山海经》说东海中有度索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盘曲三千里的大桃树。诸乐三笔下“度索移来”的桃子,结构精致,色彩变化反映了桃子酥熟的水灵,而桃叶抑扬,有一种舞动的感觉。
金秋菊黄蟹正肥,文人画家金秋时节画菊蟹图也是一个传统。此画结构紧凑,湖蟹与菊花,墨色与黄色,简洁而富有变化。蟹,一正一反,生动鲜活;尤其是蟹壳,其墨色效果,自有一种起伏不平的质感。
梅、兰、竹、菊是中国画传统题材,被称为“四君子”,各有寓意。经过陶渊明吟咏,菊花有了隐退之后恬淡疏散的气质。诸乐三此幅菊花,淡雅秀逸,有一种山野的清香。
中国画有个说法:一生兰,半生竹。就是说画竹要半辈子,画兰要一辈子。可见画兰之不易。画兰,中锋用笔,全凭书法功底,所以也叫写兰。诸乐三写兰,痛快淋漓,笔法遒劲,当属胸中之逸气学养使然耳。
这幅白梅,疏影横斜,寥寥几笔,写出梅花在天寒地冻环境下临风傲雪、凛然绽放的品质。上款中的培筠,是诸先生美院的学生,写梅花送学生,或许带有一种励志意义。
这是一幅很有情趣的画。岩石下,山花开放,野蜂飞来;水塘边,游鱼可数,青蛙蹦跳。人们说到诸乐三,很自然会想起他受吴昌硕影响,可这里哪有吴昌硕的影子?
这幅案头清品,诸乐三题云:“窗外紫薇盛开。与案头清品合而图之。”画家可以把窗外的东西移入案头,也可以把以前看到过的东西移入画中。取舍,是画面的需要,也是画家的本领。
“雨疏风骤”时,李清照惦记着海棠,“问卷帘人”海棠如何?苏东坡“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可见秋海棠为文人所喜。诸乐三此画,海棠花低垂,花瓣有浓淡变化,叶子也有一种厚重的质感。
这幅画中蝈蝈,使人想起齐白石的“可惜无声”。诸乐三画的蝈蝈,笔墨精细,生机勃勃。虽然在笼子里,一副伏鸣的样子,但还是栩栩如生。豆荚、藤叶也很有笔情墨趣。
微风燕子斜。这幅飞燕图,画家描绘了春风里飞舞的群燕。或曰,桃红柳绿春燕飞,画上桃柳岂不更好?诸乐三却认为:“桃柳不必写入画,想象得之意亦饶。”好的画,需要观者想象力的参与。正如“踏花归来马蹄香”,香不用画花,从马蹄周围翻飞的蝴蝶即可感知。
庚子年是年,在极“左”错误的影响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生产放卫星,所以有丝瓜六尺长。尽管如此,诸乐三笔下的丝瓜还是把握分寸,可谓“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用条幅的形式画丝瓜,长短感觉不至于失实;花开叶茂,很妥当地表现了主题。
蔬果画,山笋、蘑菇、大白菜等,画家大多喜欢表现笔墨趣味与穿插结构关系,也表现清淡、高洁的生活情趣。诸乐三这幅画中的茄子与豆荚,当然也有以上说到的几个方面。画家对茄子的刻画,虽然只是寥寥数笔,但却非常写实非常逼真。葡萄酒出产讲究年份,或许这幅蔬果图也要看看创作的年份——年。
此幅芋头,浓淡大小变化错落,芋球以水墨而成,赭石色嫩芽透露出生机。文人墨客,食蟹,是一种文化,食芋,也是一种文化。苏东坡“穷则食芋饮水为南荒逐客”,食芋,是一种清贫的“咬得菜根”。画上所用闲章也很得体:自力更生。
板栗与葵花盘的这幅画,比一般的清供图更具山野气息与生活气息,诸乐三题有“回忆童年村居时最爱此种园林景物”。板栗外壳带刺极为传神,开裂处隐隐可见栗子肉;葵花秆子,很有那种不方不圆的质感。这是画家真切感受生活才能创作出的画,艺术需要生活。
作为花鸟画,画中墨竹与绶带鸟呈现对角状构图,留下一大一小两块空白,非常稳健。墨竹,有竹报平安的意思,绶带鸟,有长寿的意思,平安长寿,寓意也非常好。
梅、兰、菊、竹是花鸟画家永恒的题材。诸乐三此幅《竹石图》,苍劲豪迈,墨竹尤见功力。画上题诗,也可录自己的旧作,显见诸乐三诗书画印修养之全面,现在的画家鲜能企及。
紫藤的美,在于其花开时节呈现一片茂密的紫红色,如紫云,若彩霞。此幅《紫藤》,纯以水墨画成,繁花低垂,让人感受到琳琅紫玉、枝叶舞动,领会到春光之绚丽。
翠鸟,形似啄木鸟,背和头部羽毛翠蓝发亮,食物以鱼类为主。诸乐三这幅画中,翠鸟伫立在虬曲的紫藤枝干上,紧盯着水面,静静地守候小鱼的出现。那份专注,那份守望,使人难忘。
来源:月雅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