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芒种里的美丽误会三联节气
2023/6/24 来源:不详芒种图源视觉中国
两千一百多年前,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为了自己的宏图大志,带着他的门客在今天安徽寿县郊外的八公山中,历时多年,终于编写出皇皇巨著《淮南子》。在这部著作中,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出现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顺序。
“冬至”、“春分”、“立夏”、“霜降”……这一系列美妙的词汇,代表着自然玄妙灿烂的变化。而在二十四节气中,芒种有着与其它节气不同的性格。诸如“立春”、“夏至”之类特定于四季时序,重于自然,是自然的变化给人的感知。
而“芒种”则不一样,《周礼·地官·稻人》记载:“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意为泽草丛生的地方可以种庄稼。“芒种”,也即“忙种”。
芒种前后,小麦新熟
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抵达黄经75度的位置,阳光充足,雨水丰沛,位于北半球的中国内地进入仲夏时节。芒种前后,小麦新熟,是到了农忙收获,再种新粮的时候。所以说,芒种,重于人,是人对自然的主动改造。
这时候的农民是忙碌又岑寂的,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去审视自然的变化,而是按照千百年来的时间时序,按照代代相传的农俗习惯,在农历五月走出家门,走向田野间,在炎热的阳光下收割小麦,播种稻谷。
最能印证这一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那首著名的《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首诗记录了芒种的景象,诗人所看到的农人的稼穑之苦,与贵族官员骄奢淫逸的对比,是芒种哲学里最突出的表征之一。
人与自然相处方式的鼎故革新
如果用一个词来涵盖芒种的哲学,那么“矛盾”再合适不过了。
农人之苦与贵人之乐是一重矛盾,而体现在农人身上的催人奋进的精神与劳人筋骨的现实之间产生强烈的对比,是另一重矛盾。
第二重矛盾对比,千百年来也未曾变过。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已经被机械与科技所定义,钟表精准到每日、每时、每刻,刻度与指针常常让人们忘记自然时序的变化。但是只要到了芒种时节,活跃于田野之间的繁忙种收景象依然告诉我们,辛劳与享乐依然不能共存。只不过当年的刈麦之人被轰隆作响的收割机所取代,这是人与自然相处方式的鼎故革新。
关于芒种,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矛盾,是饯花习俗的今古之辩。
在今天,许多人认为芒种时节的习俗之一是“饯花神”。
祭饯花神即用酒食送别花神,并将五颜六色的丝线彩带系在花树上,是一种虔诚的送行仪式。送花神归位,既是人们表达对神明的感谢,也是表达对自然时序的尊重,期盼明年花神的继续到来。
饯花神
这个习俗的佐证是《红楼梦》中曹雪芹对大观园女儿们过芒种节的描述,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即这个习俗是否真的存在?毕竟,在芒种的紧张节奏下,它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曹雪芹写道“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大观园女孩子们早早起来,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后世从此知晓在芒种时节须祭饯花神。但是在清代,并未见文献典籍中有此种习俗的记载。唯一能为证的,是南朝梁崔灵恩所撰的《三礼义宗》,其卷三中“仲夏之月”条目说:“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
也许崔灵恩说的“祭践花神之会”,正是曹雪芹的灵感来源。然而其它文献中均未提及,在千年的历史演变中,芒种也始终未像清明一般,成为过一个正式的传统节日。
《红楼梦》剧照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正发生在芒种,但是如果单看描述,这个葬花也别有深意。书中描述宝玉来找黛玉,“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然而按照花期,农历四月下旬的石榴花,还只是枝上蓓蕾,更别说要到盛夏才绽放的凤仙花。无论如何,石榴与凤仙都不是芒种时节该出现的落花。所以曹雪芹在这一回对芒种饯花神的描述,确有杜撰之嫌。
从情理来看,芒种在四月底或者五月初,时值仲夏,春季里的百花凋落,寓意着花神的离开。以古人对自然的崇拜,送别花神合情合理。但是祭饯花神并非后世广为流传的习俗,即使是作为例证的《红楼梦》,也在此处引起脂砚斋的调侃。对于书中饯花神的情节,庚辰本脂批说“无论事之有无,看去有理”;甲戌本脂批则称“饯花辰不论典与不典,只取其韵致生趣耳。”
脂砚斋的批语显然是说曹雪芹杜撰了这个习俗。但是曹雪芹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农人收获庄家,我们亦收获成长
在二十四节气中,芒种是收获的时节之一,普通农人获得的是收粮之喜,折射到大观园中,这些无忧无虑的女儿们兴高采烈地祭饯花神,亦是对生活之乐的表达,此刻的她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的悲剧性结局。曹雪芹笔下的芒种节,是红楼女儿们玩闹的欢声笑语,而唯有黛玉落泪葬花,是对送别花神归位的真正描述。乐中含悲,矛盾交加,才是曹雪芹杜撰这个饯花习俗的真正用意。
但是曹公的笔下之趣,被后世谬传为一个习俗,这恐怕是谁也不曾想到的美丽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