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态绿肺,云桥湿地来了

2023/11/6 来源:不详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而湿地被誉为“生态绿肺”,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

郫都河流水系发达,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近年来,郫都区持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打造了以云桥湿地、净菊湿地等为代表的生态涵养湿地样本,进一步发挥了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在安德街道云桥湿地,这里绿树如屏、碧水似锦,这里正在进行着湿地保护和修复、湿地科普宣教的生动实践,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扛起水源保护“大旗”

打造湿地涵养水源样本

云桥湿地位于成都市主要水源地徐堰河、柏条河流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湿地总面积亩,滋养着数百种野生动植物,其中不乏具有较高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品种。柏条河、徐堰河并流最窄处原本生态较为脆弱,而云桥湿地与毗邻的净菊湿地恰好构成了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两条主要取水河道的坚实生态屏障。

为了更好保障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近年来,郫都区依照《成都饮用水源地——云桥湿地规划方案》,利用徐堰河、柏条河两河交汇的故道、沟渠、堰塘和林地等湿地雏形,通过主要自然恢复和适度人工修复的措施,逐步建立起集中连片的湿地体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湿地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提供了庇护,也发挥了水质净化、径流调节等功能。

如何确保湿地能可持续地发挥生态效应?常态化维护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云桥村肩负起日常维护管理的职责,制定了全覆盖巡查维护工作机制,杜绝植物损毁、动物伤害及饮用水水源污染事件发生,同时也建立了定期调查监测计划,并开展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利用调查监测结果对植物丰度、动物种类、水源水质等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经过悉心呵护,如今,云桥湿地记录的高等植物从种上升至种,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楠木(桢楠)、金荞麦和四川特有植物菱叶凤仙花;动物种类也增加到种,包括成都特有鱼类蓝吻鳑鲏等,并观察记录到成都平原首例灰喉鸦雀和噪大苇莺繁殖行为。

加强科普宣教

湿地保护深入人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以下简称《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工作进入到法治化轨道新阶段。结合《湿地保护法》颁布、世界湿地日等,云桥村举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使市民的湿地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珍爱湿地、保护湿地逐渐成为全民共识。

近年来,通过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云桥湿地充分发挥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阵地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云桥村还与社会组织合作了“成都水源地绿色低碳科普公众教育”“成都水源地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调研”等项目,不仅营造了水源地与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的良好氛围,而且也产生了宣传教育的积极作用。

建立水源保护宣教馆,组织湿地保护宣传活动,展示丰富的湿地动植物标本……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的云桥湿地已经形成集调节水质径流、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观赏、环境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系统。据介绍,云桥村还将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优化村民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为抓手,让更多的人了解湿地的重要作用,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景观。

据介绍,除云桥湿地外,郫都区也在成都市水六厂取水口上游的徐堰河、柏条河两侧先后建成了多处湿地,让大大小小的湿地在涵养水源上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夯实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基础。

End

记者

李黎

审核

涂婉蓉

编辑

景京(实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6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