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八坊十三巷掠影
2023/1/19 来源:不详哪里中医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459081.html
品读临夏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总览图蔡律摄
走过了大江南北,我到过许多小镇,近日在甘肃友人陪同下,到临夏八坊十三巷走了一圈,虽是浮光掠影,但所见所闻令人难忘!在0.4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聚集了清真寺、砖雕、水系、街巷、古民居等多种类型的生态及文化资源,景观设计引人入胜,工匠精神令人称道!我个人认为,八坊十三巷是甘肃人民用勤劳和智慧打造的西部人文风情的杰作,注重细节,兼收并蓄,可以预料,八坊十三巷迟早会成为网红景点,值得品读和推介。
八坊十三巷分布图蔡律摄
临夏古称河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黄河上游,黄土高原的西南边缘和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交接地带,东临洮河,北濒黄河,紧靠兰州、毗邻藏区,是内地连接藏区的重要经济通道,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是文成公主进藏的途经之地,素有“西部旱码头”、“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美誉。
八坊十三巷马帮群雕(局部)蔡律摄
初夏时节,艳日高照,走进街巷,巷边的建筑、景观小品、门面装饰、色彩造型等等,丰富得令人目不暇接,尝不完的风味美食,看不够的民俗风情,品不尽的花园曲径,犹如踏入一幅具有西北特色的“清明上河图”,令人流连忘返。
干净整洁的小巷青石地板路上疑是铜盖上镌刻传统文化的文字。蔡律摄
沿着干净整洁的青石路,一幅幅展现八坊回族同胞的文化符号跃入眼帘,庄严肃穆,秀丽壮观的清真寺气势宏伟,裙楼、阁楼、砖雕、木刻等特色工艺,风情浓酽,古韵盎然,这里不是乌镇,但有乌镇的格局,丰厚的文化底蕴及精致的工艺品所散发的工匠精神;这里不是江南水乡,却有江南的风韵与灵秀;这里不是柳江古镇、宽窄巷子,却有宽窄巷子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烟雨柳江的诗情画意、沧桑古朴。
鹦鹉盯着游客,表示友好。蔡律摄
八坊十三巷的城市文化肌理深刻而清晰,信仰、文化、艺术、和生活融于一处,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让人流连忘返的小巷,枝繁叶茂的鲜花和品味无穷的美食,还有朴实厚道的人们……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清初,具有临夏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各式清真寺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和阿拉伯文化特色于一体,庄严肃穆,秀丽壮观。现存穆斯林居住的院落、清真寺等建筑气势宏伟,有裙楼、阁楼、砖雕、木刻等特色工艺,让阅尽沧桑的八坊十三巷像一轴风情浓酽的穆斯林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八坊十三巷盖碗茶广场蔡律摄
八坊十三巷盖碗茶广场占地约1亩,木雕回廊采用纷繁富丽的描金彩绘,三个铸铜盖碗水系矗立中央,潺潺流下的清水分别从三条水带流向回廊亭外,夜晚三个亭尖的投影将地面照亮,形成缓缓流动的意境,仿佛将人带入一幅似动而静的画境。
史料载,八坊十三巷起始于唐,在宋、元、明、清之时,达于盛期。八坊十三巷位于临夏市前河沿路,由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铁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等八坊,十三巷则是大旮巷、小南巷、坝口巷、石桥巷、北巷、沙尕楞巷、专员巷、大南巷、仁义巷、细巷、拥政巷、铁家寺巷、王寺街等街巷组成,真是个“八坊十三巷,巷巷不一样”。
八坊十三巷的彩陶工艺品蔡律摄
八坊十三巷开发是以保护当地历史文化景观、民族生活风情的原则,恢复改造建设一片集民居、历史、人文、民俗、饮食、旅游等为一体的古街巷。八坊十三巷分为滨水休闲区、院落休闲区、原生风貌观光区、创意工坊区、文化博览区、民俗风情区等8个功能区,保护了八坊十三巷基本地理格局和民居文化风貌。
琳琅满目的大碗茶瓷碗蔡律摄
漫步干净整洁的街道,节奏安静而又惬意,巷巷有特色,尽在不同的巷子中,“文化味”却始终不变。不管是随处可见的精美的河州砖雕,还是两步一家的非遗工艺馆、极具当地风情的美食店,都提醒着游览参访者,这里不是别的地方,这里是临夏。
八坊十三巷中隐匿的凤林驿小院,郁郁葱葱,错落有致。常绿披散灌木硬骨凌霄叶片繁茂,绿化美化庭院,折射出主人格调高雅。蔡律摄
砖墙黛瓦,青砖雕花,古朴的照壁,古香古色的门廊院落,青砖灰瓦的街道,令人叹为观止的砖雕、铜雕、蛋雕,巧妙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和藏族彩绘,而且在文化韵味的打造上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被称为河州民族民俗文化的新名片,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临夏砖雕讲究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精髓在这些砖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砖雕上的图案都有它独特的寓意,或为求知,或为聚财,或为陶冶情操,或为净化心灵。
八坊十三巷大旮旯惜水亭蔡律摄
八坊民居多以四面合围、对称封闭式的小型四合院为特征。大都讲究中国传统的建房方位--坐北朝南,修有三间堂屋,两侧各修有耳房,中为阳,两旁为阴,非常讲究。让客人体验围着炕桌盘腿而坐吃手抓羊肉、喝盖碗茶的民族风情。
大公馆民俗院里盛开的月季花蔡律摄
八坊人爱花,无论富贵贫穷,推开院门总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各色花卉。小院绿植,一花一草一物,都自成一景,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徜徉其间,很多灵感妙思就会突然迸发。宅院里,却种满了果树花草。树有硬骨凌霄、李子树、沙枣树、梨树、杏树、苹果树;花草有玉兰花、大丽花、玫瑰花、牡丹、丁香、蝴蝶花、牵牛花、凤仙花、八瓣梅等。
大公馆民俗院里玉兰花树蔡律摄
正院四座,院中套院,院院相通,亭台楼阁,曲径回廊。正院之外,尚有占地宽广的后院、南院、车院、花园及库房,与正院相连。后院储存军用品,南院为车马院,整个建筑群四周均有高大围墙及哨楼,兼具军事防御功能。建筑仿造北京四合院形制,融入回族砖雕、汉族木雕、藏族彩绘等众多地方特色建筑文化,代表了临夏地区建筑极致水平。
八方民俗馆马拉轿子铜塑蔡律摄
八坊十三巷坊巷纵横,曲径通幽;深宅大院,高墙环绕。通过修缮后的80号大院其建筑主要由包括正房(北房)、东西耳楼、东西厢房、厅堂、游廊、花园构成。整体装饰为砖雕和木雕,青砖的古朴典雅,木雕的雍容华贵,象征着回汉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和谐统一。
位于大旮巷80号大公馆民俗院蔡律摄
大公馆,位于大旮巷80号,原为显赫人家“三少君”的宅邸,是一座占地十分宽阔的四合院。内中正院4座,院中套院,院院相通,亭台楼阁,曲径回廊。正院之外,尚有后院、南院、车院、花园和库房。建筑群四周有高大围楼及哨楼,兼具军事防御功能。建筑仿照北京四合院形制,融入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等众多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代表了当时临夏地区的建筑水平。
造型别致的蝴蝶楼蔡律摄
蝴蝶楼便可称得上楚楚动人。建于年的蝴蝶楼,蝴蝶型水池的翅膀是不对称的,如果从空中俯瞰您就会看见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立体动感惟妙惟肖,而且蝴蝶的翅膀也像八坊的八字。左右两廊接长方形六角亭式楼阁,状如蝴蝶两翼,展翅欲飞。蝴蝶楼整个建筑风格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别具一格。该楼上下四周皆为回廊环绕,东西南三面长廊将楼紧围在里边,形成一方形大院。园内回廊曲径,木刻砖雕精品比比皆是,园中绿柳掩映,牡丹、芍药、玉兰等名贵花卉争奇斗艳,芳香四溢。整个园子集山、泉、石、木于一体,浑然天成。令人称奇的是,全部木质结构建筑中,没有使用一枚铁钉,堪称河州私家园林中的代表作。
玉兰树下,腼腆的回族男青年拿着提提盒远望闺楼上女青年。蔡律摄
定亲是回族婚礼当中的重要环节,八坊人称定亲为“提盒”,送定亲礼叫“提提盒”,所谓“提提盒”就是将现钱装进红包,系以红线绳,茶叶、冰糖、白砂糖及干果等与双层纸精心打包,衣服和化妆品都装进木质的盒子里,将盒子放到放进提篮,提着装有各色礼品的提篮去送礼。这个雕塑生动形象刻画回族青年不能直上心上人绣楼,只能远望的场景。
闺房绣楼上,男女双方远望见面,如果双方互相倾心,男方媒人领男方去女方家才会面见。蔡律摄
曾经的寻常巷陌,变成了古朴典雅的古街巷,曾经杂乱拥挤的大杂院,变成了庭院深深、风姿绰绰山水画一般的四合院。园内建筑以小巧玲珑的江南园林风格和高大恢宏的临夏地方民族建筑特色相结合,楼阁设计精巧、造型别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技艺精湛,饮誉西北。它把汉族的木刻,回族的砖雕和藏族的彩绘巧妙的融为一体,整体建筑错落有致、古朴典雅。厅堂轩馆、楼阁回廊,亭台水榭、墙垣照壁,各具特色。紫斑牡丹,百年古桩盆景更是响誉省内外,是临夏州唯一录入“中国旅游名胜大辞典”的公园。
八坊十三巷汇聚了茶叶、陶瓷、古董、服饰、刺绣、地毯、羊毛毡、葫芦。砖雕、泥塑、微雕、土特产、美食等临夏最有特色的产品,临夏雕刻葫芦用一种特制的白钢钢针,以针代笔进行雕刻,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构图精美,品位高雅,极具观赏和珍藏价值,被列入甘肃省第一批非遗名录。八坊十三巷针雕葫芦制品。蔡律摄
八坊十三巷临夏有你便是故乡马小云摄
“八坊民居久寂寥,锁在尘世人不识。”古民承载的不仅仅是民居的建筑艺术,还承载着八坊人所有的苦难和荣耀。八坊十三巷原是临夏市一片古老的瓦房区,居民中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98%以上,是典型的老城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人口结构复杂、贫困面广、开发难度大,民生问题比较突出,八坊十三巷曾一度与贫困挂钩,居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创业就业问题比较突出,贫困面达35%。为改善人居环境,从年开始,临夏市依照“文化为先、利民为本”的原则,本着“一巷一特色,一步一景观”的方针对它进行保护性开发,完整地延续着回族围寺而坊、围坊而商的格局,八座清真寺,有较为完整的26院古典建筑,完整的格局、建筑、民俗和文化都被保存了下来。
再现临夏八坊十三巷的历史场景蔡律摄
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早在多年以前就有先民居住,自秦汉以来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称河州。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因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彩陶王”出土于临夏,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
大公馆民俗院里办公室蔡律摄.
从又臭又脏的老瓦房,蜕变为充满活力的街区,已然成为临夏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名片。保护了民族民俗文化,又开发了旅游资源,更加提升了街道的品位。风情独具的八坊十三巷名声日隆流光溢彩的月亮湾风景线,妩媚多姿;华灯初上的大夏河畔,水魂灯韵,气势撼人……有河有水有街有巷的临夏市,为古老的八坊注入了新的发展潜力和源头活水。
整洁干净素雅的坐炕蔡律摄
大旮巷,又称大旮旯[gālá],语出阿尔泰语系同音词,意为重要居住之地,主巷从前河沿街北入口,南北走向,拐弯抹角进入主巷,在北端向西拐弯延伸至大南巷口,西接拥政路。主巷西段两边各有一条小巷。主巷北端拐弯处向东有一条小巷,拐两三道弯通往王寺街。主巷南段向西横向有两条巷道,西行数十米又连同一条与主巷平行的百米巷道,中间向西的巷道为沙尕塄巷。整个大旮巷深长而曲折,巷陌从横交错,道路曲径通幽,故始称大圪lao,后称大旮巷。有诗赞曰:自古河州番客驻,十三巷子八坊街。小桥流水尘埃静,青瓦白墙神韵怀。美食飘香迎旧友,毛峰回味话新斋。沧桑弥久细雕琢,金色牡丹风雨偕。
参考文献:
1、八坊十三巷临夏有你便是故乡来源:百度
2、确认过眼神,是很有韵味的八坊十三巷——大旮巷来源:搜狐网
3、八坊十三巷:走进时光记忆的深处来源:甘肃日报
蔡律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