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这五种情绪,共同促使林黛玉写下葬

2024/1/26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癫疯 http://www.yushiels.com/npxjk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四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是个诗词妙手,当然她写诗词,有时不用笔墨,纯用内心。比如脍炙人口的《葬花吟》就秉具五心,至今读来仍然催人泪下,荡气回肠。

且看书上写道: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别处去了,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说着,只见宝钗约着他们往外头去。宝玉道:“我就来。”说毕,等他二人去远了,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屈,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死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此处可见林黛玉秉具五心:

其一,愁心。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最具诗人雅兴。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看到繁花满树,落英缤纷,自然无限伤感,感慨人生世事无常,也如花儿一般,青春不再,让人惆怅满腹。所谓“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是也。

其二,苦心。黛玉年少横遭厄运,早年繁华,可惜不幸父母双亡,寄居舅父家中,寄人篱下,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因此感到周围尽是白眼和冷漠,黛玉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可见内心的苦闷,却不知道谁人诉衷肠?

其三,佛心。黛玉爱花,自然不希望花儿和污泥同流,质本洁来还洁去。见到落红满地,便好心收好。所谓“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其四,禅心。推物及人,“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繁花生树,燕子叼啄,感慨人生青春难再,岁月飘忽,心情沉重。

其五,痴心。为落花缝锦囊,为落花埋香冢;还要悲哭,还要作诗。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荒唐”举动,唯有痴情如黛玉者方能理解,也唯有发生在黛玉身上方能为世人所理解。

好一个林黛玉,好一个葬花吟,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至今读来,一咏三叹,不免唏嘘之感。

林黛玉是理想、是诗,她本身便是情,是人类所渴望所难以获得,所梦寐以求的情。她的钟情、嫉妒、多疑、纠缠、惧怕,她的病态,表现了许多弱者的内心,表现了许多强者深藏的、潜意识中的不愿人知的那一面内心。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