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西游记凤仙郡求雨,悟空彻底向玉帝臣服
2025/1/13 来源:不详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www.wangbawang.com/
凤仙郡事件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细读下来,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其中最令人难过的,大概就是当年那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彻底不存在了,悟空在凤仙郡事件彻底向玉帝臣服了!五百年前没有收服的妖猴,现在已经服了!
凤仙郡上官郡侯因为得罪了玉帝,玉帝亲口说:“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就因为这样一点小事,累得凤仙郡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受了三年多的干旱。
原著中说:“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乡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顾命。”凤仙郡已经是吃人活命,命比米贱的情况了。
玉帝却不恤民情,设了米山、面山、铜锁三大障碍,除非米山被拳大的小鸡吃干净,面山被哈巴狗舔干净,铜锁被豆大的灯火烤断才给凤仙郡下雨,这明显是要断了凤仙郡的生路啊!但是并没有,因为凤仙郡碰上了悟空。凤仙郡这个局,也是玉帝专门为悟空而设。
悟空到了凤仙郡,果然发挥了自己管闲事的被动技能,接下了求雨的重任。开始,悟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件非常难得事。我们回到开头,凤仙郡为什么不下雨,本质上是因为凤仙郡侯藐视玉帝权威。这跟悟空在大闹天宫时藐视玉帝权威是一样的,悟空的情节还要更严重些。玉帝这么严厉的对待凤仙郡,而且正好是在取经的必经之路上,多少是有点提醒悟空的意味。
“那厮触犯了上天,玉帝立此三事,直等鸡嗛了米尽,狗餂得面尽,灯焰燎断锁梃,那方才该下雨哩。”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走出殿,满面含羞。依照悟空原来的性子,恐怕要直接去凌霄殿跟玉帝理论了,而现在,悟空先是“大惊失色”继而满面含羞。我想,悟空多半是想到了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
悟空回返凤仙郡,把来龙去脉告诉了大家,八戒插了一句:“不打紧,不打紧!哥肯带我去,变出法身来,一顿把他的米面都吃了,锁梃弄断了,管取下雨。”悟空却组织了八戒,理由是:此乃上天所设之计,你怎么得见?八戒好歹也是天蓬元帅下凡,见识肯定能见的,吃也肯定能吃的。悟空是何等聪明的人?当然明白玉帝这样做的缘由。如果悟空真的像八戒所说的那样,直接吃完,得罪的还是玉帝。而现在,悟空已经很明白了,他真的得罪不起玉帝。
一方面,取经团在西天路上面临诸多的问题,悟空必须向玉帝求援,没有玉帝的指令天庭其他人是不能妄动的,悟空必须要维护好与玉帝的关系;另一方面,悟空也终于明白,玉帝之所以能成为玉帝,不是因为有多能打,而是体制以及权力。这两个方面也决定了悟空必须向玉帝臣服。
悟空劝导众人向善,大家就都开始念经。声音传到上天的耳中,玉帝也同意下雨。玉帝的操作也非常有意思,第一步就是干打雷不下雨,等众人再念一段经,第二步才安排龙王下雨。这样做的本意,是要告诉民众,只要敬天天就不会抛弃你们,只要不敬就要你们好看。
下雨之后,各部众神要走,悟空拦住他们,要他们现身与百姓相见。孙大圣厉声高叫道:“那四部众神,且暂停云从,待老孙去叫郡侯拜谢列位。列位可拨开云雾,各现真身,与这凡夫亲眼看看,他才信心供奉也。”
让凡夫信心供奉,才能达到玉帝的目的。如果让众神就这样走了,玉帝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悟空这样做也是表明向玉帝妥协。最后,凤仙郡起盖雷神、龙神等庙,以答神功。
其实,悟空向玉帝臣服,不是一时半会发生的,而是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的。那个转折点就是“六耳猕猴事件”。为了佐证这个说法,我特意去翻了六耳猕猴事件前后悟空对待玉帝的态度变化。下面我给大家仔细说说。
在六耳猕猴事件之前,悟空去天庭求援是因为老君坐骑青牛精挡路。当时,悟空见了玉帝是这样的态度:四天师传奏灵霄,引见玉陛。行者朝上唱个大喏道:“老官儿,累你累你!难缚妖魔。疑是上天凶星思凡下界,为此老孙特来启奏,伏乞天尊垂慈洞鉴,降旨查勘凶星,发兵收剿妖魔,老孙不胜战栗屏营之至!”却又打个深躬道:“以闻。”旁有葛仙翁笑道:“猴子是何前倨后恭?”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
称玉帝为老官儿,向玉帝鞠躬施礼也不是真正的恭敬,而是没了兵器。这里的悟空对玉帝还是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的。看不出悟空对玉帝的敬畏。
但是,六耳猕猴的出现,改变了玉帝和悟空位置对等的情况。观音菩萨难辨悟空真贱,两人打上凌霄宝殿,悟空对待玉帝的态度就不同了。原文有云:大圣口称:“万岁!万岁!臣今皈命,秉教沙门,再不敢欺心诳上,只因这个妖精变作臣的模样。指望与臣辨个真假!”那行者也如此陈了一遍。青牛精事件中,悟空还大大咧咧的称玉帝为老官儿,到了六耳猕猴事件就开始称万岁,并向玉帝俯首称臣。
你可能会说,说这句话的人是假悟空。我认为,先说这句话的其实就是真正的悟空,后面“也如此陈一遍”的行者才是六耳猕猴。原文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原文中说:玉帝亦辨不出,赶出殿外。这大圣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欢喜。正因为玉帝辨不明所以假悟空才会哈哈欢喜,而真大圣才会呵呵冷笑。
六耳猕猴的出现,给了悟空极大的危机感,六耳猕猴和悟空一样本事,一样模样,可以说,悟空不再是唯一的了。六耳猕猴是完全可以取代悟空的存在。一旦悟空被六耳猕猴取代,悟空现在所有的一切都会没有,包括齐天大圣的称号,取经的职位,花果山的洞府,都会被六耳猕猴夺取。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悟空只能向玉帝低头,请求玉帝辩个真假。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口称“万岁”的大圣。
说出这样话的,一定不会是六耳猕猴,因为六耳猕猴本来就一无所有,就算被玉帝辨出真假,也不过是重新做个妖怪。而且,六耳猕猴情商比较低,该打死唐僧时不打死,不该下死手时却下死手,对事情的处理完全不如猴哥。
插句题外话,六耳猕猴还有一个本事,“善聆音”,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别人说的话他都能知道,而且能模仿出来。
一般形容一个人听力好,我们可以称他为“顺风耳”,六耳猕猴,聆音的本事恐怕比顺风耳高明的多。大家还记得七大圣中的老五的名号吗?“通风大圣猕猴王”,“通风”就是指六耳猕猴聆音的能力,“通风”比“顺风”高明的多。假悟空的本事和真悟空一般无二,不下于悟空。其实凭借这三点就可判断,六耳猕猴就是七大圣中的老五,悟空的五哥!
听到悟空口称“万岁”的玉帝,内心想必是极爽的。悟空对玉帝心态的变化,就始于此时。六耳猕猴事件结束之后,悟空再次向天庭求援就是小雷音寺事件了,不过,悟空被困在金铙里面没有直接去天庭求援,而是派揭谛去的。结果派来的天庭众神被装在人种袋里,悟空想得是,我待求救于天,奈恐玉帝见怪。悟空之前可从没这样的想法,基本上是想去天庭求援就去天庭求援。
悟空亲自去天庭求援是在陷空山无底洞事件时,当时,悟空上天见玉帝,就已经对玉帝非常客气了。整个过程很简单,但是我们可疑从中了解很多。
“天师将他引入灵霄殿下启奏。蒙旨宣进,行者将牌位香炉放下,朝上礼毕,将状子呈上。”
“引人”“宣进”“礼毕”,简简单单地三个词,就把一个恭顺的悟空刻画出来了。
悟空因为六耳猕猴的出现,明白了自己真正的地位与实力,也导致悟空心态的转变。在凤仙郡这一回,我们看到了一个彻底进入体制内的悟空。
关于真假美猴王我有两篇文章,大家可以去看看,参见:细读西游记:从真假美猴王发现的真相,悟空的师父是如来佛祖,细读西游记:悟空和六耳猕猴的背后,其实是如来和燃灯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