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人总要有点东西,活着才有意义
2025/4/22 来源:不详很久以前有一次泡香菇,友人说要用冷水泡,这是汪老爷子说的。
于是,白瓷碗里加冷水,大半天后,脚没踏进厨房门,早已菇香扑鼻尖,欢喜得很。
从此,每每看汪曾祺的书,都像在寻味儿:天底下竟有这么好吃的食物,这么有趣的事,我却没吃过,试过,伤心!
汪曾祺一生,也谈不上多顺利,三岁丧母,24岁时大学没毕业,26岁找不到工作,28岁还靠女朋友救济,正值盛年时又遇世事不安……
他说,“不‘安’,又能怎么着呢?既已如此,何不想开些,如北京人所说‘哄自己玩儿’。当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生活,是很好玩的。”
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可能就是这样的心情,让他那么爱吃,写得出那么多有味道的文字。
人们称他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饥荒年代,顺境逆境,汪曾祺都如水般温良缓和,始终乐忱与洒脱。
他笔下的西南联大的生活,在艰苦的年代,每天被轰炸的危险中,却是这样,
在云南“跑警报”时,眼底都是趣事:男同学悠然煮莲子汤,女同学在宿舍洗头……
遇到飞机轰炸时,他喜欢往松林跑,自备点心,还捡松子吃,宁可被炸死,也不肯当饿死鬼;
汪曾祺爱读书到这般境界,和他同寝室的人,一学期两人都不曾碰过面,因为一个早出晚归,一个晚出早归。
汪曾祺便是后者,习惯深夜在图书馆读书,一读就是一宿。
深夜读汪曾祺的我,常常会有“晚上灯下读书,不知身在何世”的穿越感。
老实说,我爱极了读汪曾祺的这种感觉。
作家凹凸也曾说:“我爱读汪曾祺到了这般情形:长官不待见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感到人家待见不待见有屁用;辣妻欺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心地释然,任性由他。”
汪曾祺的魅力在此,但又不仅仅如此。
他是作家中的美食家,美食家中的生活哲学家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汪曾祺的文字如他人,潇洒自然,文风冲淡,有江南韵味,如他的故乡高邮。
汪曾祺写美食,令人咂摸口水,跃跃欲试,就算是极其普通食物与饭局,在他的笔下都能找到生机趣味。
“油条两股拆开,切成寸半长的小段。拌好肥瘦各半的猪肉馅,馅中加盐、葱花、姜末。用手指将油条小段的窟窿捅捅,将肉馅塞入、逐段下油锅炸至油条挺硬,肉馅已熟,捞出装盘。此菜嚼之极酥脆,闻之真可声动十里人。”
让许多人念念不忘的高邮咸蛋,都是拜他所赐,他说,“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瞬间口水就要流了。
很多人深夜拒绝读汪曾祺的,因为他写的美食,实在是太诱人了!
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
汪曾祺写生活、写故乡、写人生,就像好朋友和你,边喝着小酒边聊天,如和煦的风。真如他自己所言是“人间送小温”。
他写生活,幽默风趣,又乐观积极,读来忍俊不禁,便觉世间人人可爱,事事可玩味。
“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
“四处走走,你会热爱这个世界。”
他写花卉:
“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
他还为栀子花鸣不平:
“我就是要这么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
他写故乡,小桥流水,山河岁月如旧梦,让人联想起自己的故乡,日常生活恬淡与雍容: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写与金岳霖之间的友谊也是君子淡如水之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
他写人生,人生虽苦,他却懂得给生活加层糖衣,再平淡的日常,也有趣味和美感。
“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掂出自己的价值。
人总要有点东西,活着才有意义。人总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
江湖皆是好去处
听过这样一句话:所有未曾去过的远方,都是素昧平生的故乡。一生颠沛流离的汪曾祺虽然也会想起儿时在老家高邮的美好童年,但此后数十年间颠沛流离于中华大地上,也未曾见半点不适应。
不仅如此,在那段波澜诡谲的岁月里,汪曾祺被错误定性,工资骤降,房子被收,只能长期住在妻子的单位宿舍里,小小房间里挤着一大家子人,但乐天派的汪曾祺也没有因此一蹶不振。
汪曾祺一生不改自己天真烂漫的性格,再苦难的岁月对于他而言,都只不过是刀砍东风,无关痛痒。多年以后,当汪曾祺再回忆起被下放的经历后,在文章《随遇而安》里这样写道:“我当了一回右派,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坠入炼狱的人,仍然炽烈地相信光明,这本身就弥足珍贵,而汪曾祺就是这样一个人。
儒学大师马一浮说: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见过大场面的汪曾祺,就是个尤其喜欢草木的人,
他写过栀子花,还为栀子花鸣不平:“我就是要这么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他写过山丹丹,听着老堡垒户给山丹丹算年龄:“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你看,十三朵。”
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何境遇,汪曾祺总能迅速在生命的不知名角落里,发现别人看不到的美。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这个世界先爱我的,我不能不爱它。”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是一场旅程,很多人都抱怨自己经过的地方总是满目荒芜,而汪曾祺却用人生在告诉我们:江湖皆是好去处。
你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因为你的感受而变得不一样,真正眷恋人间的人儿,永远都不会绝望与孤单。
年5月16日,这位被贾平凹称赞为“修炼成精的老文狐”溘然长逝,只留下了一卷又一卷弥漫着尘世烟火的文章,供后人慰藉。
汪曾祺的恩师沈从文临终时说:“对这个世界,我没什么好说的。”
我想汪曾祺想说的话,可能都已经写在了中华大地上那些大街小巷的吃食里,都已经藏在了俗世人家们日日升起的炊烟里了。
汪曾祺的一生所经历了中国近代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这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通脱。在他看来,今天写过去的事,需要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
《黄油烙饼》收录的作品,虽涉及了一些苦难,但并无过多的伤痕与批判,更多的是宣扬困顿中的随遇而安,及人性苏醒后的胜利。
我所推荐的书籍,都是我亲自阅读并极力推崇的,这套汪曾祺文集《黄油烙饼》原价99元,现价优惠只要59元精装一套书籍有非常大的收藏意义,只需要一顿饭钱就能买来如此巨著,我认为这非常划算,就算花上千元购买也值!大家想要的话点击下方链接立即购买:
A黄油烙饼-汪曾祺+汪曾祺散文精选精选¥59¥6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