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ldquo光rdquo熠熠,未

2022/6/4 来源:不详

新“光”熠熠

未来可期

东湖高新区小学科学P1学区新进教师展示课

知不足,然后能自省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科发展与教师成长密不可分,教师是最会学习的群体,也是最需要反思的群体,特别是经验欠缺但可塑性强的新进教师,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教学风格,但在实践中却需要不断地打磨方能提升与进步。东湖高新区小学科学P1学区搭建多种平台让新进教师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不断提升,得到成长。

——题记

1

三月春光明媚,清风拂面。年3月30日,东湖高新区小学科学P1学区新进教师展示课活动如期开展。按照区教发院要求,P1学区新进教师(三年内)需上过关课、研讨课和展示课。学区内的老师积极参与进来,备课,磨课,上课,评课,忙的不亦乐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新进教师的风采吧!

黎舒雯老师执教的《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微课制作精美,实验注意事项讲解透彻,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实验效果明显,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林雅琴老师所展示的《我们的“过山车”》一课融入STEM理念,引导学生绘制“过山车”设计图,并选用学生之前学习过的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和斜面等材料,组织全员参与“设计”、“制作”和“评价”技术与工程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张念念老师执教的《蚯蚓的选择》,通过设立有趣的情境(蚯蚓找不到家)来引出需要研究的问题,符合学生认知,环节设计清晰流畅。本课还有效达成了科学态度目标,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体会到自然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

范聪老师的《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一课,设置挑战任务“怎样让小车动起来?”,从“直接接触”到“不直接接触”再到“隔着一些物体”让小车动起来,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认识到“磁力”以及磁铁的作用,充满了趣味。

李瑞老师执教的《凤仙花开花了》一课,导入新颖,探究活动丰富,从油菜花到洋桔梗,再到百合花,逐步引导学生认识花的结构。值得一提是李老师的实验记录单设置的特别精美,也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课后,P1学区学科负责人张文娅老师组织学区内的老师们对新进教师的课堂进线上评价,大家认真总结优点,提出建议,形成良好的互学和研究氛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促进高效课堂非常重要,相信每一次的展示课都会使老师们得以收获,得以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P1学区定当凝心聚力,促进科学教学工作迈向新台阶。

2

执教教师心得体会

光谷一小黎舒雯

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5课,要求学生探究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在上课前了解到学生在数学课上已经对运动快慢相关的概念有所了解,比较苦恼应该怎样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进行教学设计。试教过后,就在“计时比较”环节设计给不同小组不一样的小球,避免出现过于单一的结果。在研讨环节板书各小组的结果,让学生通过分析看似矛盾的结果,得出每一组其实是严格按照对时间长短的比较来得出结论的,所以每一组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强化相同距离内比时间来判断运动的快慢这一方法。上课时学生还是很投入的,教学目标能很顺利的达成。总的来说感觉趣味性有些不足,如果能用情境串联整节课效果会更好。

光谷一小林雅琴

《我们的“过山车”》属于典型的工程领域课程,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学生通过先观察真正“过山车”的运动,聚焦分析“过山车”的运动方式,再结合自己已有知识与经验设计制作自己的“过山车”,并对“过山车”进行评价和改进优化。一节课的时间完成这些教学内容比较困难,同时三年级的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够,在实物拼搭前难以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轨道设计图,要求学生完全根据设计图进行拼搭有一定难度。基于此,我设计微课指导学生绘制过山车轨道图,并选择学生熟悉的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等材料减小搭建难度,这样能有效避免因时间不充足而导致不能完成“过山车”的情况,学生既能够体验工程设计的乐趣,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枫叶学校张念念

《蚯蚓的选择》通过对蚯蚓与环境的研究,了解动物是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的,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生物环境的认识,难点在于对比实验的设计。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蚯蚓的生活环境进行讨论,猜想蚯蚓可能选择的环境条件,通过设计两个对比实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一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使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体会到自然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光谷一小范聪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是二下《磁铁》单元的第2课。第一部分——聚焦,通过分析各种车辆的动力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如何使小车动起来”,第二部分——探索,引领学生思考怎样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动起来。在探究直接接触让小车动起来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作感知到“推力”和“拉力”;在探究不直接接触使小车动起来的活动中,发现磁铁不仅能隔着一定的距离使小车动起来,还能隔着一些物体让小车动起来。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体验、探究活动后,让学生探讨不接触小车,磁铁为什么能让小车动起来。第四部分——拓展,“蝴蝶飞”的游戏,体验磁铁与铁之间的作用力。本课探究活动较多,通过层层设计,步步体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受到磁力的存在以及相应的特点。

光谷一小李瑞

《凤仙花开花了》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学生经历了种植凤仙花,但因为天气原因凤仙花还未到达开花阶段,但花的结构和花朵中授粉发育成果实的内容非常重要,学生仅仅依靠视频和动画讲解不能对花朵结构有具象认识,且解剖法是科学学习中一项很重要的观察研究方法。本节课我给学生准备了洋桔梗和百合花作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代表,用花型大的洋桔梗和百合花便于学生更好的观察和解剖,且百合花花粉明显,人工授粉操作很容易达成,学生能够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如果能制作大型的展示板让学生观察的更清晰,效果更显著。

3

听课教师心得体会

光谷一小卢小云

五位老师的课堂展示妙趣横生,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水到渠成,环节设计渗透了科学思维培养,使我受益匪浅。黎舒雯老师的《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一课,精心准备了微课,明确实验任务和成员分工,大大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组内成员齐心探讨实验数据的处理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林雅琴老师的《我们的“过山车”》一课,精心准备了微课,指导学生如何绘制过山车设计图,选用学生之前学习过的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和斜面等材料,组织全员参与“设计”、“制作”和“评价”技术与工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和成功的喜悦;范聪老师的《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一课,设置了“怎样让小车动起来?”探究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热情高涨,课堂上充满了生机,逐步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力量——“磁力”,培养了学生基本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科学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的养成;李瑞老师展示的《凤仙花开花了》一课,带给我们一场“活色生香“的视觉体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花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受到学习科学的快乐;张念念老师的《蚯蚓的选择》一课,开展了“蚯蚓选择什么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有效地进行了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

光谷一小李梦婷

五位老师的课堂各有亮点。黎舒雯老师的微课视频精美,注意事项环节通过不同颜色的字加深学生印象,给学生实验细致的指导和示范。林雅琴老师的融入STEM理念,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发展科学思维。范老师的课环节清晰,充满童趣,多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磁力”以及磁铁的作用。李瑞老师的课导入新颖,课堂上环节层层深入,通过解剖花朵了解花的结构。张念念老师的课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有趣的活动串联整节课,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光谷一小张文娅

五位老师的课堂展示精彩纷呈,各位执教老师都能结合课题对教案进行创造性地设计。黎舒雯老师的自制微课质量高,符合学生发展规律,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验效率;林雅琴老师所展示的《我们的“过山车”》一课以“过山车”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了“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评价改进”这样的完整的探究过程;范聪老师的《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一课,设置挑战任务“怎样让小车动起来?”,从“直接接触”到“不直接接触”再到“隔着一些物体”让小车动起来,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认识到“磁力”以及磁铁的作用;李瑞老师执教的《凤仙花开花了》从油菜花到洋桔梗,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认识花的结构,不得不提的是李瑞老师的实验记录单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需求;张念念老师执教的《蚯蚓的选择》,通过设立有趣的情境(蚯蚓找不到家)来引出需要研究的问题,符合学生认知,环节设计清晰流畅。五位老师的课堂真正做到了“教学做合一”。

—END—

整理

卢小云

撰稿

李梦婷

供图

张文娅

编辑

张梦莹

审核|丁锋熊曳夏梦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