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科学教案18凤仙花的一生新

2022/7/6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首选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404/8813130.html

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凤仙花一生中会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结果期。

2.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不断发生变化,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3.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科学探究目标

1.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

2.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

3.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1.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2.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

3.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环境与植物生存及繁殖之间的关系,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对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的整理,认识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不断发生变化,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教师准备:几个重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的图片,PPT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个人观察记录或观察记录表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2分钟)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亲历了栽培、管理的过程,并且观察、记录了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展示种植过程中的图片。

观看活动图片,回忆种植活动

将注意力集中到整个种植活动上。

二、聚焦

(2分钟)

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分析我们收集的信息,看看能有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准备自己的种植观察材料。

聚焦观察资料的整理分析,指向对植物一生的了解。

三、探索

(30分钟)

任务一:

展示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

任务二:

结合我们记录的不同时期凤仙花的照片,可以将其按照生长变化的顺序进行排列。

结合排序可以看到凤仙花的一生经历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植物开花结果以及衰老、死亡的过程。这就是凤仙花的生命周期。

任务三:

根据对凤仙花的生长记录,我们来计算一下凤仙花从播下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需要多久时间。

任务四:

根据凤仙花不同阶段植株的高度,绘制统计图,分析凤仙花高度生长变化的规律。

绘制完统计图,结合统计图来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凤仙花生长变化的规律是:第1周至第6周,生长较快;进入开花结果期,生长缓慢,接下来不再生长。

研讨:

1.凤仙花生长的过程中,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水、阳光、空气、温度等影响植物的生长呢?

小结:结合种植经验进行说明。

2.成熟的凤仙花植株包括哪几部分?每部分有什么作用?

小结:成熟的凤仙花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根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以后形成的,果实里有种子,种子的存在使物种得以繁衍后代。

3.凤仙花的生命周期是多长时间?运用我们的观察记录说明凤仙花生长变化的规律。

小结:结合种植经验,可知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大约在5个月左右,幼苗期和营养生长旺盛期生长较快,进入开花结果期,生长缓慢、接下来不再生长。

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汇报。

学生结合凤仙花的生长记录描述凤仙花的整个生命周期。

学生计算凤仙花每一阶段经历的时间。

学生绘制统计图,观察凤仙花高度生长规律。

基于学习成果,研讨相关内容。

认识到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凤仙花一生中会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结果期。

认识到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不断发生变化,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四、拓展

(6分钟)

1.课下找材料,做一个凤仙花实物模型。

2.了解更多植物的生长变化,与凤仙花进行比较。

寻找材料制作模型;结合种植经验比较。

增强对凤仙花植株的整体认识。

↓↓↓↓更多资源↓↓↓↓

(不断更新中)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活动手册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1.2种植凤仙花

1.3种子长出了根

1.4茎和叶

1.5凤仙花开花了

1.6果实和种子

1.7种子的传播

1.8凤仙花的一生

第二单元《电路》

2.1电和我们的生活

2.2点亮小灯泡

2.3简易电路

2.4电路出故障了

2.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2.6导体和绝缘体

2.7电路中的开关

2.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

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3岩石的组成

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3.5岩石、沙和黏土

3.6观察土壤

3.7比较不同的土壤

3.8岩石、土壤和我们

更多学习资料,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