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书香静享阅读

2022/6/22 来源:不详

银川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0.html

青年教师主题阅读活动

为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到以学促教,以研促行,坚持与书籍为伍,与经典对话,与智慧同行,我校展开了青年教师主题阅读活动。全体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撰写读书心得,展示出我校青年教师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经过学术委员会公开公平地评选,以下老师获得一等奖:盛美佳、罗米杰、吴莉、黄巧丹、朱婷婷、陈婷、文燕奇、马志芳、王敏、鲜珊栓、李娜、张琛晨。

优秀作品展示

BOOK

语文教师王敏

?

我是语文教师王敏,我的教育理念是“用心灵教书,用大爱育人”。《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一书介绍了一些实用简单的教学及班级管理技巧,故将此书分享至大家,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学习到一些教育思想。

向下滑动阅览

用真心,爱学生,照亮童年

——读《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有感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极具影响力的日常教学策略》是一本涵盖整个学年的实用教学指南,书中每天都会向教师提供一项教学策略或行动建议,指导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一共设计了天,几乎覆盖了整个学年。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新教师”,连“优秀教师”也算不上,但这本书对我来说仍然起到了非常的启迪作用。阅读完全书后,我把整本书的教育理念总结为九字真言——用真心,爱学生,促成长。结合该书和我的教学实践,我也发现了我在寻找的“真心”。

初次见面的“真心”——积极快乐,微笑问候。不论什么场合,人与人之间的第一次见面都尤为重要。本书的第一天便聚焦了这个问题,围绕“积极快乐的第一印象”展开。我深知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在我将要面对学生前,我设想过很多不同的场景,也尝试给自己树立了各种人设。我本人的性格是十分开朗爱笑的,但在班上真实地见到学生时,我选择了树立严肃和不苟言笑的人设——这与本书给出的观点截然相反。我在认真阅读书中观点后理解到“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能在他们生活中树立正面榜样,并能带给他们快乐的成年人。”虽然我觉得严肃和不苟言笑并不是什么负面行为,但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他们会认为老师在生气,并产生警惕、不信任老师的行为,而后就算教师再怎么扭转形象,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也很难改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争取改变平常的人设,给孩子们留下积极快乐的印象。

走近学生的“真心”——了解学生,赞美学生。班主任要怎样有效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从而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呢?这本书的第三天“了解每一个学生”给出了答案。书中讲到“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耐心了解学生的点点滴滴。”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是在向学生宣告老师对自己非常感兴趣,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真心。了解学生仅仅只是班级工作的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书中第二十六天所说的“经常感谢和赞美学生”。赞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给予和接受的最宝贵的礼物之一。当教师赞美学生时,不仅仅学生会感到非常高兴,连发出赞美的这个教师本身也会非常愉悦。在教学活动中的细节里发现学生的长处,并精准地表达感谢,比如在我的班级里每天放学时都有几位可爱的学生自觉主动地帮忙打扫卫生,我都会代表班级对他表示感谢,因此还带动了其他学生参与到主动打扫卫生的活动中来。

管理班级的“真心”——班级规则,每日常规。对于每一位班主任来说,形成良好的班风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也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有力保证。每位班主任接管班级后,会制定班级规则、每日常规等,并附加相应的奖惩措施。无规矩不成方圆,书中从第五天到第九天都是讲的规则和常规,花了这么多篇幅,可见在一个班级中规则和常规的重要性。一套班级管理的章程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它不仅仅只是班级纪律,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看了这本书的第六天的“课堂规则不宜超过5个”和第七天的“课堂常规需要反复练习”我才知道,事实上,规则与常规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规则处理的是严重的不当行为,而常规强调,在执行相同或相同类型的事情时,需要以一致的方式行事。当他们违反规则时,你就惩罚他们;当他们违反常规时,你就让他们反复练习,直到他们熟记在心。如果一个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不遵守常规,当然,这可以被升级成要受到惩罚的规则。当学生很好地遵循了原来的规则,教师就可以制定新的规则,如此以往,直到学生的坏习惯逐渐减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记住的是——要一次次地耐心提醒他们。在我看来,这样制定的班级管理规则似乎更人性化,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从初识到走近再到管理,我们与孩子们的每一步接触都要用真心去交流去沟通,从而守护好孩子们的童年。在漫漫教学路上,每一位老师都要用真心、爱学生、照亮童年、点亮孩子们成长的路。

BOOK

语文教师黄巧丹

我是语文教师黄巧丹,我的教育理念是用爱浇灌,用心培育,静待花开。现将此书分享至大家,王崧舟《爱上语文》。

向下滑动阅览

诗与人

——读《爱上语文》有感

这是我最近常读的一本书——《爱上语文》,来自王崧舟老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的整理汇总。王崧舟老师在《百家讲坛》上向观众们讲述古诗,赏析词句,扎根传统文化,带领观众们走入了浩如烟海的古诗世界。

细细品读这本书,不仅是学习语文古诗教学的方法,更是感悟诗意语文的魅力。读完这本书,我再次感叹于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在王崧舟老师的笔下,我开始思考古诗与人的关系。

学语文就是学文化。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学生在学习古诗时,了解诗意,朗读背诵,对他们而言已不是难事,可古诗背后更深层的魅力,又是否在学生心中沁润呢?作为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带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文化的美感呢?我认为诗与人中,我们首要认识的“人”,便是诗人。学语文,正见是第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时常会提出自己对古诗独到的见解,这固然是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好事,但思考也需逻辑,学生不能天马行空的肆意想象,否则诗中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意蕴就被放逐了。王崧舟老师提到,一位老师在教学《江雪》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份资料——柳宗元生平简介。通过资料补充,学生感受到了孤独的“渔翁”,感受到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诗中的文化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中流淌。反观自己的古诗文课堂,古诗文的授课除了讲授学科知识,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所缺乏。通过背景资料补充,将古诗文与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古诗文中的文字便能够打破时空的局限,带我们走进诗人的生命,体会文字背后的温度。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我认为诗与人中,此处的“人”是我们期望成为的人。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墨梅图》《石灰吟》《竹石》,我们学习这三首诗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我们学习诗意,解释诗词,但诗中高尚的人格更值得我们感悟。唤醒诗中的生命,挖掘诗词背后的情感,把美好的品格放进自己心里,我想这也是学习语文的意义。

像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我认为诗与人中,此处的“人”是我们最终成为的人。我们学习语文究竟为了什么?在王崧舟老师书中,我有了些许感悟,苏轼纵然遭受三次贬谪,经历数不清的挫折与磨难,但他从未被打倒。“乌台诗案”后,苏轼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写下“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我们并未读出苏轼的苦闷、消沉,而是淡然豁达;当苏轼怀念弟弟苏辙时,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流传千古。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无论身处何地,身边何人,苏轼的人生都是充满诗意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谁的人生不曾经历风雨阻碍,但面对风雨吹打,我们却读出一个悠然行走雨中,享受人生的苏轼。

学习,永无止境。回看过往的语文学习,我们还需不断推敲,沿着这条优秀的传统文化道路继续前行。

BOOK

科学教师文燕奇

?

我是科学教师文燕奇,我的教育理念是课前有期待、课中有满足、课后有留念。莎娜·皮普斯的《深度教学》激发学生内在动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故将此书分享至大家。

向下滑动阅览

深度教学

为学生埋下一颗创新的种子

苏格拉底说过:“智慧起源于好奇心。”那在平时的科学教学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呢?答案是改变课堂。科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无一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书中提到这一观点我认为很有意义,在常规的科学课堂上,我们教授的科学知识更多的是枯燥死板的。如何让课堂更生动、更活跃呢?让知识鲜活起来的办法就是——好奇心。这对我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不如把学生当成“科学家”来教,为他们埋下一颗创新的种子,培养他们提问的能力、探究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学期五年级的科学课堂里,第一单元就是和植物、动物打交道。教学活动从绿豆切入,研究植物对环境的需求。种植自己的绿豆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之前也种植过凤仙花,孩子们胸有成竹,都纷纷的表示:“种绿豆还不简单吗?”许多植物的生命是从发芽开始的,我们今天不仅仅是将小绿豆扔进土里那么简单!要让绿豆发芽我们要为它创设那些条件呢?水、土壤、空气,阳光,温度等等。如果我缺少其中一种条件绿豆还可以成功发芽吗?这两句话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都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

“我们要做对比试验才能让结果更准确!”张梓恒说道。那什么是对比实验呢?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其余的条件保持不变。噢!我懂了!一些同学们纷纷表示理解了。我让大家起来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一个小女孩举手说:“文老师,我们想要研究阳光是否会影响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过程很简单,一盆绿豆放在阳台上晒太阳,另一盆放在黑暗的角落不晒太阳。”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这样设计实验真的好吗?大家再思考一下。一个男孩子手举得高高的说:“我觉得不合理!阳光下的绿豆晒了太阳,温度就升高了呀,没晒到太阳的温度就很低,这不就有两个条件改变了?”“这位同学,思考的很全面!”我表扬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讨论的更有劲了。

我走到其中一个讨论组。

A:“都放在阳台,一个对照组用黑色塑料袋盖起来不就好了。”

B:“被盖起来的空气不流通了!”

A:“那我戳几个洞。”

B:“那空气流通量还是不一样啊。”

A:“那就都用塑料袋盖起来,一个用透明的,一个用黑色的!”

我:“非常好,问题得到解决了。”

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自己得到答案。是促成他们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途径。这种方式就需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对于一名科学教师来说,孩子们都有无限的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保留他们的好奇心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品味书香,静享阅读,点燃了青年教师的阅读热情,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读书与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撰稿:李娜(小)

审核:周贵芳

校审:何永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